算上决定提交移民申请的时间,从举棋不定到下定决心,从雅思报名到收集材料,从准备面试到初次登陆,整个过程至今已有一年半。

  很早就想用文字记录把整个过程的点滴记录下来,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事(其实主要是懒,然后才是忙……)。直到现在,不知不觉来到奥克兰已经两个月,对于那些往事,部分细节已逐渐开始遗忘。为免老人痴呆提早几十年找上自己,极不情愿下还是决定动笔,毕竟移民是个很重大的决定,最终结果固然理想,但这些经历也算得上是一笔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忘记了实在太可惜。

前序

  第一次产生移民念头是在2010年,当时由于工作关系被派往新加坡学习了一段时间。那次只逗留了短短的六天,但必须承认,那几天的生活给自己的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在樟宜机场下飞机办了入境手续后,我终于正式迈出了踏出国门的第一步。

  新加坡的的士跟国内没有太多不同(反正是公干,公费报销,呵呵……),最大的区别是车子很新很漂亮,其中不乏豪车,比如我乘坐的就是一辆Mercedes Benz,车身很宽,在高速上飞驰的时候也很稳很舒服。据说在新加坡开的士的大多是印度人,但我几次坐车的司机都是华人,而且无独有偶,都喜欢听一些港台怀旧金曲。

  新加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绿,坐在车内望向窗外,眼中所见的每一幕都有大片绿色,不是大树就是草地,确实无愧于花园城市的美誉。下车后,第一感觉就是空气很好,当然也可能与刚下完雨有关,新加坡属于多雨地区,而且经常是骤雨,毫无先兆地到来,又悄然无声地离去,例如我从机场上车到到达酒店前后不过30分钟,中间就经历了一场20分钟左右豪雨。在大雨冲刷之下,整个城市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鲜甜的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在酒店办好入住登记后,便开始了整个下午的无目的漫游,于是便有了我对新加坡的第二印象——干净。新加坡的街道,无论大街小巷,都干净得一塌糊涂,甚至连施工的工地都没有出现尘土飞扬的境况。不是说那里没有垃圾或者一尘不染,路上也有一些例如胶袋、废纸、饮料瓶之类的生活垃圾,但要找一条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不干净的街道真的不容易。后来听朋友介绍,新加坡的刑罚很重,而且学校比较注视国民素质教育,再加上政府每年会花不少钱来整理市容,多管齐下这个地市才因此而闻名于世。再后来听朋友说日本的街道更干净,身为一个中国人确实值得反思,不用说建设现代化强国这么伟大的使命,光是基本素质这一点便已足够,尤其是那些一天到晚嘴里喊着反日抗日的愤青,万一真跟日本打起来,他娘亲的你们倒是人家打得过人家才行啊。

  接下来的几天由于只是参加培训,因此工作任务极为轻松,除了白天上课那几个小时,剩余时间都可以自由掌握。与其他同事不同,除了Merlion Park和Sentosa的Siloso Beach外,我上没有去其他旅游景点,反而是四处游荡,感受一下这个与中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又千差万别的国家的生活。

  新加坡地方不大,人口却不少,其中大部分是华人。当年粤东、闽南一带以及香港地区有不少人下南洋谋生,因此很多生活习惯和习俗,例如日常的饮食以及春节元宵、端午节等各种传统节日,都得到了完整的保留。新加坡的华人,特别是老一辈的华人,很多都保留着拜神烧香的习惯,而且除了常见的佛祖观音外,还有其他满天神佛,如玉帝、关公等,在新加坡都有着自己的House,而且香火也算比较旺。值得一提的是在Tiong Bahru和Outram一带甚至有一家专门供奉孙悟空的齐天大圣庙,我在国内生活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见到过,算是开了眼界。

  新加坡华人大多很勤奋,无论是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还是在其他领域工作的蓝领,总能让人感觉到其身上有种压力,这可能与这个国家的历史有关,也可能是社会福利制度有关(据说李光耀在位时曾表示不会把新加坡建设成一个福利社会)。培训的时候跟一些当地的同事闲聊了几句,发现加班对很多人来说是家常便饭。虽然新加坡华人与中国人同根同源,但对同样的工作,新加坡人的要求与中国人的要求可能相差甚远,在这一点上,新加坡可能与香港更为相似,所以某段时期(可能到现在还是这样),部分新加坡人特别乐意与香港人一起工作,但不怎么喜欢大陆人,甚至对大陆人有些排斥。

  我个人从不认为中国人在才能和勤奋上会比世上任何一个民族差,不过很奇怪,大多数勤奋的中国人并不富有,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必须承认,在整体国民素质、自然环境和政府廉洁这几点上,新加坡比国内领先太多。虽然一些新加坡人也经常会报怨诸如贫富悬殊、就业困难等问题,但我还是有种“原来生活可以是这样的”的感慨。在那几天里,我不断地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选择,我以后的家庭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我以后的子女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

  由此,便萌生了移民的念头。 

雅思篇

  从新加坡回国后,便第一时间报名考雅思。其实当时仍未做最终决定,只是有移民的念头,不过考虑到对移民相关的手续进行必需的了解和准备,还是第一时间报名考试了。

  话说回来,其实当年考虑技术移民的第一选择不是新西兰,而是加拿大。由于加拿大技术移民只接受雅思G类成绩,所以考试时间定在了2010年6月26日。不过自己在那一个半月内几乎完全没有进行与考试相关的准备,只是临阵磨枪做了一本剑7的练习,所以本来就没有对这次考试抱什么希望。最后考出来的成绩也只能算中规中矩,听力6.5,阅读7.5,写作5.5,口语7,总分6.5。同时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6月26日对很多打算申请加拿大技术移民的人来讲是个灾难性的日子,个中缘由不需多述。去考场的路上收到朋友的电话,得知IT类已经不再属于短缺,因此这次考试注定没有结果。其实自己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一来自己算得上是裸考,二来三年前除了知道技术移民这个词外,对所有相关的事项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所以本来就没有抱什么希望,反而落得一身轻松。当然,事后还是象征性的找了些澳洲和新西兰技术移民的资料来看,但以自己当时的条件远远达不到入围的要求,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一年半后,时间来到了2012年1月。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让我邂逅了上古大神Jack Liu的博客(至于为什么会找到这里,自己都记不清了……),并鬼使神差地点进了那个自评神器。粗略地算了一下分数,发现自己竟然可以达到140,记得当时除了发呆之外,第一反应是自己算错了。再三检查之下发现还是140,仍不相信,便开始阅读博客里相关的文章,文章里没有解释的,再去阅读移民局网站里的手册和说明,如此这般经过了近两个月的研究,最后发现还真的能拿到140分!当然,惊喜之余,自己还对新西兰的技术移民程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此为后话。

  不过要达到140分,以自己当时的条件还未足够,至于原因,是内子没有雅思成绩,无法为我加上决定性的20分。考虑到我的成绩到2012年6月就会过期,于是我们在2012年4月正式决定申请技术移民后便报名,再战江湖。

  虽然仅有一个月进行备考,而且那段时间要经常出差、加班,只能尽量争取时间,例如每天早上6点起床训练听力和阅读、晚上11点开始练习写作、周末练习口语等。第二次考试前的准备远比第一次来得充分,因此考试过程也算得上波澜不惊,整体发挥比较顺利(除了口语第二部分选了个自己不太擅长的话题发挥得不太好外),成绩也比第一次有了明显的进步:听力7.5,阅读8,写作6.5,口语6.5,总分7。

  虽然每个人的基础和自身情况不同,但总的来说,雅思考试在整个技术移民的准备过程中,算得上是最没有难度的环节,也是唯一能通过短时间的自身努力来达到移民要求的环节。此外,个人觉得雅思成绩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人的英文水平,但难听地说一句,如果连雅思都觉得有难度,在一个纯英文环境里很难混得开。洋人说英文大多语速很快(不是较快,是很快!),有些人甚至不会考虑听者的感受,只顾自己跑火车。日常对话可能对方还会给点照顾,例如放慢语速或用些简单的词句,但在找工作时如果无法清楚地了解对方的问题或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找到一份合适工作的机会将大为减小。当然,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懂英文的,所以即使现在的水平不高,只要愿意多加练习,很快就会有成效。

  回到各单项,可能对于中国人来说,阅读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自从学英文开始,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背单词、记语法上,而考试分值最高的也当数单选、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因此只要中学大学英文分数不低的人,大多很容易就适应雅思阅读考试的强度,更何况新西兰技术移民对雅思成绩没有单项分数的要求,阅读便成了拉高平均分的必争之地,阅读每提高一分,总分就能提高0.5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总体感觉上,雅思阅读对词汇量的要求并不低,但也很少会出现生僻单词,即使有,也极少能对整体的理解造成太大影响,而且很多生僻单词也能从上下文中找到或推断出其大致的意思,因此万一真的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其实不必担心。但是,我认为雅思阅读的信息量还是很大的,一个小时内需要完成四篇文章共40道题,对信息获得和理解的要求还是相当的高,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又快又准地从一大堆文字中找到对应的信息,是阅读分数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考试的时候我个人不推荐先看文章再看题目,反而建议先不管文章,把题目先搞清楚了再开始快速阅读,不过好在题目的顺序大多与文章的段落顺序一致,很少会出现第一题的答案在倒数第二段,而第二题的答案在第一段这类情况,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已经读了三四段话还是对某道题的答案没有头绪,反而找到下一道题的信息,就意味着很可能已经错过了。

  听力是很多中国学生觉得头痛的环节,但我自己反而觉得雅思听力没有当年大学英语六级的难度高。雅思听力也有四篇短文,貌似第一、三篇是情境对话,第二、四篇是陈述性短文(好像是吧,记不清了……),其中大多数情况下难度会逐渐增加,第一至第三篇的语速一般是偏慢至中速,而第四篇文章的语速一般较快(仅是较快而已,比起新西兰很多白人的语速已经算给足面子了,尼玛有些白人说话好像不用换气一样)。不过部分人可能不太习惯英式口音,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雅思是英国人搞出来的,只能自己去调节适应。很多人觉得听力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读题的时间很少。通常考试时答题卡和问卷会提前下发,但在监考人员明确示意前,打开问卷等同作弊,会被取消成绩,但打开问卷后通常意味着开始播放录音,所以考生应抓紧每一秒来尽量多看问题,如遇到看不懂或不能完全理解的问题,要果断跳过。关于读题,我个人有几个小tips:第一,虽然考生禁止在监考人员示意允许前打开问卷读题,但由于问卷的纸质较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透过封面看到后面第一页的内容,因此在打开问卷表,应尽可能看完第一页的几道问题,虽然不多,但考听力真的要与时间赛跑,能省一秒算一秒;第二,在正式开始播放第一篇文章前,会有一段很短的example,时间在30秒左右(或者更多,或者更少,记不清了),这段时间一定要抓紧,因为后面不会再有那么长的时间空隙,千万不要傻傻的听完这段example;第三,每读完一篇文章,以及第一至第三篇文章中间会有个10~15秒的停顿让考生写答案,在有把握的前提下(其实也不存在什么把握不把握,就是听到跟没听到两种可能),尽量利用这段时间来阅读后面的题目,前面那些听不到的已经过去了,千万不要纠缠,必要时要舍得壮士断臂。

  总体感觉上,听力除了多练外,还真没有什么取巧的办法。虽然网上有不少机经,但我真不认为背那些机经花的功夫会比认真练习听力来得少,更何况听力是日常交流中最基础的,花点时间锻炼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以后不过是读书还是工作都会有不少障碍。

  关于写作,很多人在中学和大学时为应付各种考试(高考、四六级、考研等)都进行了专门的特训,因此会觉得难度比其他考试内容低。但根据我的了解,对中国考生而言,写作是最容易出事的一个环节,很多人因写作训练通常都需要真正动笔和计时而觉得麻烦,加上觉得自己功底不错,所以宁愿把准备功夫花在其他相对较弱的环节上。实际上不少人到走出考场时仍觉得自己写得不错,保6争7望8也是妥妥的,直到出成绩才发现,MD怎么才5.5,例如本人,第一次考试时就在写作上扑了一次街……

  很多人确实低估了写作的难度。写作之所以难,第一是时间很紧,G类考试要在60分钟内写400个英文单词(小作文150字,大作文250字),但有些单词在评分时是不算字数的(例如照抄题目的单词),所以保险起见,一般都会写够480个单词(180+300),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分钟要写8个单词,再加上需要读题、审题和构思,实际动笔的时间会更少。

  第二是审题失误而导致偏题。这种情况多见于大作文。G类大作文本身很少出现特别难理解的字句,但不少人反而会因为题目过于直白而忽略了写作的范围,例如题目要求讨论individual或者general public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如果花太多笔墨来写公司企业的行为,则极有可能被认定为偏题。一旦偏题,分数就会被大幅调低。

  第三是词汇和句式的变化。很多人(包括我)对词汇的掌握都停留在认得使不得的阶段,所以一旦提笔,多半还是会用回最基础的几个单词或句式。雅思作文要多拿分,词汇句式变化是很重要的,词汇出现得太频繁或者句式太简单,通常读起来不会太通顺,因此最多只会被评为decent或者不是good。不过雅思写作也不需要用些太生僻太复杂的单词,变化是指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绝对不是简单的抛书包,何况生僻单词很容易用错地方,到头来也只会得不偿失。

  总的来说,写作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质的突破,但作为考试,多少需要掌握点技巧。网上和书店里有不少关于提高写作的文章,珠玉在前,便不在此过多讨论。

  最后是口语。口语的难度不需多言,但无论是读书还是移民,口语又是最基本的技能,特别是在新西兰找工作,如果想帮洋人打工,口语不好极可能会导致损失很多相当不错的机会,因此个人认为从长远来看,口语是最值得投资和提高的环节。好在口语的提高虽然难以立竿见影,但只要愿意坚持练习,日积月累之下还是很容易见成效的。但最好不要幻想到了纯英文的环境里口语就会自然提高,英文跟中文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多说多练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否则就会跟很多香港人一样,到大陆工作了几年国语还是那样的差……

  回到考试,其实没有什么技巧,无非就是不要紧张之类的老生常谈。其实雅思口语考试要求不算高,教官还是很能照顾考生的,语速一般不会很快,问题也不会太复杂,只要能听懂再随便吹上几句,只要有话说,就算语法时态等错到一塌糊涂,拿个6分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得流畅些上7分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要记得无论什么时候什么问题都要有话说,我第二次考试时第二部分就是因为涉及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话题没有说够时间,结果只有6.5分……

  关于雅思的回忆到此为止了。回应前文所述,雅思是整个技术移民申请过程中最没有难度的一个环节,一旦过了雅思这关,真正的困难便开始接踵而至。

材料准备篇

  我们正式在移民局网站上提交申请意向(EOI)的时间是2012年5月底,但事实上我们从2012年4月中就开始准备有关的材料,一直到7月底才完成所有的材料,前后接近4个月时间,不可谓不漫长。虽然比起很多人我们已经算幸运,因为我们双方的学历在那个时候都不需要进行学历评估,但整个过程可以算是不堪回首。

  之所以说准备材料的过程不堪回首,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来自各路伟大人民公仆的刁难,第二是由于当时无法确定是否能成功申请,但涉及工作经验的材料又涉及太多人,在出结果前自己不希望太多人知道(办公室里那点破事大家都懂的,不要以为外企会比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公仆单位简单很多……),既要求人帮忙,又要求人保密,个中感受无法言表。

  在开始前,我们在网上找了很多信息,大概了解涉及的材料并整理出清单,但我们发现如果仅简单地按照移民局的指引来操作,在一些方面会比较薄弱,例如婚姻关系、工作职责等,而且我们也了解到部分人由于提供的资料太单薄,会被CO要求进一步补充资料,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制定了如下策略:

  按照这样的思路粗略地算了一下,大概有30多份材料,而事实上最后清点时,所有资料加起来已接近50份,这是个相当浩大的工程。我们提交材料清单如下:

  其实并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准备那么多东西,但当时我们的思路是反正这些材料都没有负面影响,我们只管尽量提供最多最全面的资料,证明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新西兰立足,至于这些材料有没有用、说服力强不强,由移民局自行判断,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而最后也证明,我们的考虑并没有错,从我们收到分配CO的通知到收到面试邀请,整个过程CO都没有与我们联系过,也不需要补充任何材料。不过,面试结束后,CO要求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夫妻关系的证明,我们补充了几份信用卡对账单、手机账单以及朋友寄给我们的信件,就完事了。

  另外顺便一提,移民局在2012年12月对豁免学历评估的学校清单进行了大规模缩减,所以很多人在准备资料时需要额外提交NZQA的国际学历评估结果以获得其学历加分和满足部分行业的紧缺属性要求。学历评估分为两种,一种是预评估(PAR),正常处理时间为20个工作日,价格为NZD138.00,不可加急处理;另一种是国际学历评估(IQA),正常处理时间为35个工作日,价格为NZD746.00,如申请加急处理可缩短为20个工作日,但需要额外支付NZD404.00(黑!真TMD黑!)。另外由于IQA需要提交一堆材料,还需要支付NZ$41.00的回邮费用。PAR和IQA的作用范围不一样,NZQA上对学历评估的解释如下(详见:http://www.nzqa.govt.nz/qualifications-standards/international-qualifications/get-international-qualifications-recognised-for-immigration/):

  问题来了,既然迟早要做学历评估,为啥还要分PAR和IQA?其实我在填EOI的时候发现,如果一开始就做了IQA,其实可以直接在EOI上填写IQA Result Reference,并非一定要先做PAR然后再做IQA的。但是,PAR的价格比IQA低不少(虽然也很贵),而且不需要提交什么纸质材料,对于一些不确定自己的学历是否满足要求,或者不确定自己的EOI是否能被选中,又或者还没下定决心要申请移民的人来说,PAR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学历评估结果是有有效期的,过期的话要另外交Re-assessment fees(虽然不多,但尼玛也太黑了!);不过对于那些已下定决心、对自己的EOI能入选有充分信心(例如分数达到140)、而且时间上允许的人来说,直接做IQA确实可以一步到位。

  没有人希望在事后再补交材料,所以相信很多人收到正式的技术移民邀请信(ITA)后心情是既感到兴奋又觉得头疼,兴奋是因为终于取得第一阶段的胜利,头疼是因为ITA里提到需要提交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有些环节不知道应该提交什么,或者不确定材料充不充分。其实移民局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发出ITA后会预留四个月时间给申请人来准备各种材料,同时,申请人应在准备后所有材料后一次性提交至移民局指定的branch,不能分批次提交(除非是移民局的工作人员要求补充),因此,个人建议大家提早阅读官方申请指引(INZ1105),这份文件详细记录了整个新西兰技术移民的流程,我们在编制清单的时候也是一边查阅一边添加和修改,毕竟网上的信息仅能参考,每个申请人的情况都不同,需要自行判断哪些证据对自己最有利。INZ1105可到移民局官网搜索下载。

  如果有信心自己能顺利收到ITA,其实绝大部分资料可以提前准备好,特别是那堆公证件。一般而言公证件是没有有效期限制的,但公证处需要一段时间来处理(我们所在的城市一般为10~15个工作日),所以建议尽早准备好需要公证的原证,然后一次性拿到公证处处理。公证件必须为中英双语,不过一般公证员会问公证件的用途,只要说是移民、海外定居或留学,都会自动附上英文版。公证件默认一式两份,如需要多份的,需要提前说明。但是,由于无刑事犯罪记录证明有有效期,因此不宜过早准备,等收到ITA后再准备也不迟。

  正常情况下,提交给移民局的资料必须为原件或附带原件副本的公证件,如果资料为非英文的,还需要附上英文翻译件,但移民局对英文翻译的机构没有特别要求。唯一例外的是无刑事犯罪记录证明,原件和公证件都需要提交,而且如果申请人在过去10年期间在多个城市或国家地区长期生活过的(指超过12个月,还是6个月?记不清了),需要同时提交这些地方公安机关的书面证明原件。

面试篇

  正常情况下申请人会在提交材料后几个工作日内收到移民局的确认信(Ack Letter),信中会列出移民局收到的资料清单,同时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提供一些额外的材料。至此,EOI的状态会变成Application Received(AR),意味着申请人接受新西兰移民局的邀请,从原来的有移民意向转变为正式地提出技术移民申请。此外,Ack Letter中也会提到申请人的移民申请已进入队列中,移民局将在多长时间内分配一名签证官(Case Officer,CO)审理该申请,并在分配CO后多长时间内出结果。如果申请人没有获得skilled job offer,总体来说:

  这都算是正常的时间表,不过根据排队人数的情况以及其他移民类别(如投资移民、创业移民、团聚移民等)的申请情况,以上时间可能会略有不同,特别是分配CO后,申请人的加分项和提交材料的数量会直接影响审理时间,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此外,每个CO都有自己的风格,有些CO会保持与申请人之间的联系,定期通知申请人目前审理已经进入XX环节,或者XX工作已经结束,他/她将开始进行XX工作,但更多的CO会倾向沉默,在通知申请人“我是你的CO”后直到邀请申请人参加面试(仅针对未有job offer的申请人,如申请人已有skilled job offer,则会跳过面试直接通知其结果)这段期间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沓无音信(除非是要求申请人补充提交材料,或对申请人的材料提出质疑),所以有时没有消息其实是很好的消息,虽然这个过程难免有点煎熬……

  对于没有job offer的申请人来说,自收到Ack Letter后将会进入一段为时不短的等待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下来,因为在不远的将来,申请人极有可能需要面临整个移民申请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面试。新西兰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是其技术移民计划需要对未能在新西兰境内找到技能工作的人进行面试,让移民局判断其是否有潜力在新西兰找到工作,而不是只吃福利只懂索取和享受而不会为社会带来贡献的毒瘤(容许我用这个很重的词,事实上我本人从不掩饰自己对这种人的鄙视,无论是白人、亚洲人还是其他人种,也不管其有钱还是没钱,投资移民还是难民)。

  如果申请人收到面试邀请,就意味着其技术移民申请已接近尾声,而且申请人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与求职面试一样,移民面试需要作出充分准备。如果申请人与CO所属branch在同一个城市,移民局会提供面谈和电话面试两种选择,否则一般是电话面试。如果配偶与主申请人同时申请居民签证,需要同时参加面试,小朋友则不需要。我个人认为电话面试比面谈好,因为可以作点小弊,呵呵……不过作弊其实用途不大,后面会谈到。

  一般情况下整个面试过程大概在30~60分钟之间,全程用英文对话(注:在接到电话后可以用中文与CO寒暄几句,但面试正式开始后必须用英文)。面试可分为四个部分:

  毫无疑问,第2部分是整个面试过程的重点,由于之前移民局与申请人之间所有的交互都是通过邮件进行,没有任何言语方面的互动,面试是双方唯一面对面(或嘴对嘴)进行交流的机会,因此稍有不慎,申请人之前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就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言重了,最严重也就是拒签而已……不过估计没有人愿意走到这一步才挂吧)。

  根据个人经历,我建议申请人在收到分配CO的通知后就开始准备与面试第2部分相关的事情。面试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申请人的就业前景(特别是主申请人)、申请人的准备情况、申请人对新西兰的熟悉程度和申请人在新西兰的人脉,其中,申请人特别是主申请人的就业前景将是整个面试过程的重中之重。以下是我从各种途径收集得到的与面试有关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其实是重叠的):

申请人的就业前景

申请人的准备情况

申请人对新西兰的熟悉程度

申请人在新西兰的人脉

  无论是审阅材料还是进行面试,移民局最关注的始终是申请人的就业前景,这也是为什么已经获得skilled job offer的人无需进行面试的原因,因为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在新西兰从事技能工作。而对于未找到工作的申请人来说,CO只能通过各种途径来判断其就业前景(即employability,或者说是就业潜力)。CO对申请人就业前景的判断会直接影响最后的结果,总体来说,结果无非是以下三种:

  - 如果CO认为尽管申请人当前未能找到工作,但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high employability potential),他/她可以直接建议给予申请人居留权,即RV;

  - 如果经过材料审阅和面试,CO仍认为申请人的就业前景非常不乐观,则他/她会建议拒绝授予申请人居留权;

  - 如果CO认为申请人未能充分证明其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但经过材料审阅和面试,申请人已经体现出一定的潜力,则他/她暂时不对技术移民申请作出决定(deferred decision)并给申请人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即建议授予主申请人SMC JSV,让其在首次登陆新西兰后九个月内证明自己能在新西兰找到一份技能工作。

  由此可见,面试与材料准备在各个技术移民过程中拥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但不能简单认为面试表现得好就可以直接获得RV,此外,我一直未能获得官方关于“high employability potential”的说明,这些都是我们在前期宁愿, 辛苦一点也要多提交点对自己有利的材料的原因。

  回到面试本身,与前面所述,申请人特别是主申请人应重点准备就业前景相关的所有问题,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 从收到分配CO的通知后,大概估算面试时间,提前2~3个月开始准备面试(要注意圣诞新年假期),过早或过迟都不合适;

  2. 从各种渠道获取近期(最好是从面试之日起向前推算12个月)的就业市场情况。例如MBIE定期的labour market stats、行业协会公布的统计、一些大型机构的调查结果等,最好引用具体的数据。这些数据应充分反映出主申请人所在的行业有充分的需求,甚至有明显的用工短缺;

  3. 客观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初级、中级还是高级),并留意当地薪酬情况。各大猎头公司会定期公布各行各业的工资待遇、用工紧缺度等数据,例如Hays、Potentia、Beyond等。个人推荐Hays的Salary Guide,这份东西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每年新西兰(甚至澳洲)各行业的就业环境,值得参考;

  4. 无论用什么方法,提前开始找工作。以下几个方面能直接反映申请人的就业前景:

  上述四点的证明力,个人觉得是a>b>c>d。客观地说,a和b是非常难做到的,以我个人的经历,我相信超过90%的离岸申请都会被无视,但c和d并不是想像中那么的难,尤其是d,如果有中介对申请人的简历感兴趣,通常都会通过电话或邮件回复(多以邮件为主,国际长途不便宜的……),这时间应尽量想办法与对方多沟通,即使改变不了结果,过程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中介大多非常现实,如果不是觉得申请人有潜力,绝对不会浪费哪怕是一秒的时间。至于c,坦白说虽然不难算万中无一,但也不容易,不过如果有那么一次机会,其实已经可以说明很多,而且参加过的笔试和面试越多,越能说明申请人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我自己曾经有过两次离岸面试/笔试的机会,第一次通过两轮面试,到终面才壮烈牺牲(说来惭愧,原因是我当时不习惯kiwi accent……),第二次比较郁闷,笔试直接就扑了街……不过我相信这两次经验都为我的面试表现加了不少分数,毕竟愿意接受离岸面试笔试的,通常都是当地比较大的公司。

  5. 不要见到工作就投简历,尽量找permanent roles来申请。移民局在判断申请人就业前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一般情况下:

关于面试过程,个人有如下几点建议:

  1. 虽然面试很重要,但不需要太紧张。大多数CO都明白面试对申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会尽量使整个过程都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虽然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但申请人与CO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而不是法庭审判或者警察问话;

  2. 面试过程中一定要自信。说话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以及问题的答案本身,都要体现出自己的信心,特别是当CO问到一些诸如“万一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你们会否考虑读书”等问题时,不要表现得过份谦虚,须知新西兰政府不是慈善机构,物色的是有技能、能对新西兰社会作出贡献的新移民(移民局原话……),对于缺乏竞争力的申请人是不会有同情分的。毕竟西方社会与华人社会的文化有不少差异(虽然CO很可能是华人),如果申请人表现得太谦逊,可能会被认为缺乏信心,会直接影响CO对其就业前景的判断;

  3. 面试的问题都不复杂,但都是很实在的问题,因此不要过分自信而忽略新移民在融入一个新的环境过程中面对的困难。例如刚才提到那些类似“万一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你们会否考虑读书”等问题时,应以客观的分析为基础表达自己的应对方法,而不是盲目地说自己很优秀所以不会遇到这些困难,这样会让CO认为申请人过分自信(over-confident)而未能给自己的就业前景作出适当的定位,反而适得其反;

  4. 在面试前要做好各种问题的答案,尽量做到脱稿回答。虽然电话面试可以让申请人有作弊的机会,但由于事前准备的问题很多,在短短几秒内找到猫纸的可能性不高,如果CO问完后申请人停顿时间太长,其实不是一个很正面的影响;

  5. 回答问题时答案应简洁,不宜长篇大论,语速不宜太快,而且发音、咬字要尽量清晰。申请人作答时CO要一边听一边, 进行记录,申请人应照顾对方,毕竟是关乎自己的大事,万一CO听错或写错就不值得了,毕竟不是每个CO都会在事后把自己的面试笔记发给申请人确认的。

  6. 对于申请人的准备情况和申请人对新西兰的熟悉程度,建议尽量详细,例如如果被问到生活成本的,可以根据自己计划登陆的城市来罗列出各种细节,包括住房租金、电话费、油费、水电、网络、食材等,细节越多越能证明申请人已经做足功课。在此介绍一个不错的网站,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http://www.numbeo.com/cost-of-living/。虽然这两部分不是重点,但也不容忽视,毕竟基本生活都无法很好解决的话,很难令人相信申请人能快速融入一个新的环境。至于申请人在新西兰的人脉并不重要,对面试结果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被问到了按事实回答即可。

  总体来说,面试是需要技巧的,但大前提回答问题要有理据,切忌凭空想像或捏造事实,与其投机取巧,还不如提前做好准备,毕竟移民局的面试问题也就那些,还有两三个月时间去做功课,与日后的求职面试相比已经算很温柔。很多人都知道离岸无job offer的申请是很难直接获得RV的,但世事无绝对,而且移民局从来没有明确说要把直接批RV的比例控制在什么水平(注:我认为多少还是有控制的,只是没有公开而已),只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用几个月时间来换一个机会,我认为值得。

  退一步说,即使最后被批SMC JSV,我认为也是阶段性的胜利。虽然大家都希望一步到位,但也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而对于大多数技术移民的申请人来说,自身的经济条件最多也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远没达到可以不干活就养活自己的程度,所以无论获得什么签证,登陆后还是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连续九个月都没能找到合适工作,我只能认为他/她可能真的不适合那个地方,而且够条件申请技术移民的人大多在国内混得不会太差,所以虽然直接拿到RV后找工作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但如果收入太低,心理上始终会有落差,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多说两句,很多人对SMC JSV这个不伦不类的签证颇有微词,包括我自己,但没有办法,游戏规则是人家定的,要玩就只能去遵守,而且新西兰政府确实也没有欠申请人什么,没有什么义务照顾所有人的感受。我无意为一个政府说什么话,不过移民始终是大事,申请过程固然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但与日后重新开始新生活的适应期相比,显然只是小菜一碟,至少在这段时间,大家不用忍受与亲人分隔两个半球的煎熬。客观地说,新西兰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国家,在作出决定前大家应有充分的了解,无论宣传得怎么好,那里毕竟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过一旦作出决定,就要坚定地走下去。经过过去一年半的观察和交流,我发觉到最后能取到好结果(包括直接获批RV、登陆后能顺利找到工作等)的大多是勇往直前的人。对此我除了恭喜他们外,还要衷心说一句佩服。大家应共勉。

无责任乱拍篇

  久未更新,上几张在奥克兰拍的照片。所有照片均为原创,转载请声明。

生活篇 

  不知不觉来到奥克兰已经半年,这个城市给我的印象还不错,干净说不上,但整体感觉还算比较舒服,但CITY和南区的怪人比较多,治安(特别是晚上)不是很好,小偷小抢的事情时有发生。说来惭愧,我在国内还没丢过手机,没想到来这里一个月就丢了一台,案发地点是CITY的图书馆,还好是两年前的model,也不算太亏。总体来说,被抢对象据说多是亚洲女性,估计是街上拿名牌包包的多是亚洲人比较多,让某些人误会亚洲人都有钱。所以在这里顺便奉劝一下打算来这里读书、旅游或定居的非土豪们,在街上千万要低调,买个名牌包包要么就拽好,要么别让人一眼看出是名牌(如果愿意的话……),另外尽量不要走小路,在这里发生了偷抢事件警察除了做份笔录外不会有任何积极的帮助。

  全新西兰据说有16万华人,其中有10万以上在奥克兰,大多分布在CITY和几个比较不错的SUBURB(如HOWICK、GLENFIELD),所以在街上走或在公交上会经常听到有人用华语或粤语交流,除华人外,印度人数量也不少,而且据我目测CITY里的印度人比华人还要多……始料不及的是韩国人也挺多,而且韩国人说话音量很高,比中国人高得多,可笑的是没什么人觉得韩国人不礼貌,但中国人却以喧哗闻名于世……

  总体而言这边的人素质还不错,热心助人的不论华洋黑白都不少,但低素质的人类也不算罕见,例如开车时偶尔会遇到乱变线或者不让路的人(目测白人居多),其实挺危险的。

  这里的物价普遍不低,尤其是奢侈品,不比国内正品便宜,电子产品比国内行货价格还要高,房子最近几年更是有如吃了过期春药一样涨得停不下来,但算上工资收入什么的,生活上的开支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不会觉得难以承受,节衣缩食存个几年的钱买个普通的房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至于豪宅豪车什么的,看个人能力和喜好。

  洋人跟亚洲人的消费观念相差不少,所以即使很有钱的洋人(除非是富豪),用名牌开豪车的人也不算多,更多的人喜欢把钱花在房子、游艇和旅游上,所以喜欢装逼的人来这里估计会有些郁闷,因为路上行人很少会对名牌豪车之类的行注目礼。

  新西兰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多年来推崇民族平等政策(个人感觉其实也不是很平等,部分白人有着先天的优越感,毛利人和岛民由于政策和历史原因更是可以接近毫无成本的为所欲为),一般而言不会有太多人明显感觉自己被外族人歧视。但是,中国人不爽中国人的事情屡有发生,这一点虽早有所闻,但始终觉得很悲哀。

 新西兰的节奏很慢,平常办个事情很少有当天就可以搞定的,例如我们去银行开户,足足等了一个多星期才收到卡,在这之前只能用一张小卡片来充当临时“账户”;很多银行都没有实时转账服务,即使是同一家银行的账户之间互转,很多都需要隔一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如果碰上周末或假期只能继续等。慢节奏的生活可谓优劣参半。比较好的方面是许多人都不需要面对太大的压力,事情可以慢慢做(但不见得慢工就一定会出细货,出粗货的比例也不小),也不大会常碰到非在某个时间之前做完的事情;但是习惯了快节奏的人可能反而是种折磨。

  相对于新移民来说,本地人更注重或者更懂得保障自己权益,例如本地人极少愿意加班,即便有加班费。大家都习惯了每天踩着点下班,踏着秒表扬长而去的大有人在,不会有经理看见员工准时下班就问“你有急事么”之类的问题,又例如当被安排了不愿意做的工作时,本地人更多的是直接拒绝,甚至与经理争论。

  新西兰的商业气氛很差,国内随便一个二线城市就可以秒杀号称全国最繁华的奥克兰,更不用说北上广深港澳台(不谈政治)这种大都市。大多数商店晚上6点就会关门,周末或假期休息的(除了亚裔人经营的饭馆)不在少数,所以最好不要有任何逛夜店的幻想。但晚上也不是没有去处,每当华灯初上,酒馆、赌场以及色情场所便门庭若市,夜夜笙歌,不少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毕竟这个地方沉醉于霎那风流的人不在少数。

  虽然最近在国内某著名娱乐节目的大力渲染下,不少人眼中的新西兰俨然是一个天堂(从最近几个月以往不甚受人关注的工作假期签证也变得异常抢手便可见一斑),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要在这个地方真正地过得自在,除了心态要足够潇洒外,还需要有在这个很小的就业市场里立足的本钱。

找工篇 

  拖了几个月,本文终于来到这部分,同时也意味着终于接近尾声。拖沓近半年,期间产生无数次放弃的念头,也有过各种放弃的理由,终于能坚持到最后,实属不易。

  在正式开始动笔前多说几句。本文纯属自娱自乐之作,虽然我不介意其他人参考或完全照搬我的做法,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任何人都应该自己做准备,做选择,做决定。至于那些什么功课都不想做就问能否成功或成功机会大不大的,我只能建议其找持牌移民顾问咨询专业意见。此外,最近几个月曾听不少人提及相当多的人都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事成之前不动声色地准备,成事之后不着痕迹地离开,我本人不会有任何责怪的意思,毕竟这些很私人的事,个人隐私应当予以尊重,而且大家都是普通人,多少会有些利己的心态,可以理解。不过有些自己成功之后就不想后来者成功的人(不难找,上天维网一抓一大堆),希望这些人能认真感受一下中国人(指普通的、有一技之长符合技术移民条件的人,不包括贪官、奸商、投机者和某些二代)是否就像自己臆断的那样不堪,洋人是否就如自己想象的那些高尚;对于一些曾经对我的文字表示过认同或提出过建设性批评的朋友,我在此表示感谢;对于那些冷眼相对或冷嘲热讽的人,其实不需要跟我说什么,我理得你晓飞(抱歉,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用普通话来翻译,麻烦懂粤语的朋友给点意见)。

  对于大部分非土豪技术移民来说,申请的过程固然煎熬,但真正的困难却是从登陆后才开始,因为需要面对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生存下去。(注:本人只对IT行业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本篇内容大多会以此为蓝本展开,加上本人无法对整个新西兰的就业形势和市场情况有全面、客观的了解,因此文字描述难免会参杂一些个人主观的看法,见谅。)

  相信每个打算在新西兰找工作的人都很希望有人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以自己的条件究竟在新西兰难不难找到工作,或者新西兰到底缺不缺自己这个行业的人。遗憾的是我也无法用一两句话来概括究竟是容易还是困难,因为我觉得问这种问题就跟问别人“买股票容不容易发财”、“马路上的车多不多”一样,教人无法回答,如果有人简单地说一句容易或困难,估计只是安慰或打击问问题的人而已,实在没什么营养。事实上,再不缺人的行业也有招聘需求(比如前几年炒得很火导致最近饱和的会计、护理行业),而再紧缺的行业也有人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最典型莫过于IT),而且,即便同一个行业里,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情况也大相径庭,因此,切不可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而轻易放松或者放弃,道理很简单:你找到工作,领工资的是你而不是其他人;找不到工作,饿死的也是你而不是其他人。

  在新西兰找工作无非是通过以下途径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又或者全部。  无论通过何种途径,有几样东西必须准备好,因此在对比各种求职途径之前我想先对这几样东西作一些简单的说明。求职必备物件包括:

  在新西兰找工作跟在国内的情况有比较大的差异,大部分本地公司更看重申请人过往的工作经验、性格以及诚信度,对申请人的学历并不十分看重,至少根据我自己参加过的大概20次与不同的公司的面试经验,询问过我关于学历、课程等信息的公司不超过5家,要求我提供学历证明的公司只有一家。可能这个统计数字并不能很全面地反映这个市场的习惯,但仍可见一斑,因此在准备求职信和简历时,不应花过多笔墨在这方面。

  提到求职信,以我在国内找工作的经历,求职信在整个过程中未必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新西兰,求职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某些情况下求职信甚至比简历更重要。招聘者(HR或中介)在收到求职意向时,第一眼看的往往不是简历,而是求职信,如果求职信写得不好或者没有引起招聘者的兴趣,那么你的简历很有可能连被打开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扔到某个角落里。求职信应该怎样写才算“好”,可以到一些专业的网站上查找信息和下载模板自行修改,个人建议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以下信息:

  与求职信一样,简历是求职者应聘时的第一块砖。根据许多HR和中介的经验,他们在浏览一份简历时会先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如果觉得感兴趣才会继续深入去了解,甚至进一步联系对方,而这个快速浏览的时间,往往不会超过60秒,换句话说,如果求职者的简历无法在这黄金60秒内令对方产生欲望,则这个职位极有可能与自己无缘。因此,简历的内容和结构显得尤其重要。网络上有很多简历的模板,但不见得用模板写出来的就是一份好的简历,主要原因包括: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修改求职信和简历是个持续的过程,从第一个感举的职位开始到最终签定卖身契,每一次申请或多或少都需要进行调整(职位名称公司名字总得改吧……)。为此,我个人有如下建议:

  以上只是一家之言,并非金科玉律,不过就我个人情况而言,经过一个月的疯狂调整后,我从一开始每投出30多封申请才有一次笔试/面试邀请(与雇主直接PK,不包括与中介的谈话后没有下文的对话)提高到后来的大约10封就有一次机会(事实上如果包括那三四次在我签约后才收到的面试邀请,这个数字会更好看一些),成效不可谓不大。

  另外由于投出去的简历多少会有些不同,在这里友情提示一点:要做好归档管理,便于日后面试时能找到同一份文件,以免准备面试时自己手上的与招聘者收到的那份版本不一样导致准备不充分。

  是否有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有了好的求职信和简历,从此就能一片坦途、平步青云,甚至冲上云霄了?不过现实恐怕会让大家失望,甚至胸闷一段时间。前面说过,求职信和简历是一块砖,但这块砖只有扔准了才是敲门砖,如果扔歪了只会砸了别人的窗,或者爆了别人的头……所以找工作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定位——你怎么看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在新西兰这个非常小的就业市场中所处的位置。

  在新西兰找工作的过程中,雇主与求职者大致上还是在一个比较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了解和谈判(确实有例外,但我自己并没有遇到过,所以感觉上应该不多),所以我并不赞成为了有一份收入而过分压抑自己的要求,更不要乞求别人给自己一份工作。开放地、平等地与对方谈条件即可,毕竟大家并不是为了乞求别人才飘洋过海来到这片土地上,不要潜意识地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另外,我接触过的公司都没有出现过明显的“压价”行为(确实有一两家比市场上的均价低,但在面试前就已经说清楚他们最多只能提供这个数),换句话说,这些公司更希望自己满意而对方又做得开心,双赢。事实上我最后签约时公司开给我的条件比我面试时提出的期望还要高,所以大家并不需要太担心自己开的价码是否偏高,只要你证明自己值这个价钱而对方又认为没有超过预算的,就收工。换个角度说,如果你在面试时已经觉得对方没有给予你足够的尊重,那就应该认真考虑这是否你想要的工作。

  为自己定位不准的另一个表现是忽略了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内,许多搞技术的人都沿着类似于“技术——资深技术——分析或设计——项目管理——都TMD给我上”的路线来展开自己的打工生涯,很少有人愿意搞技术搞个十几年,工作个七八年还没做到项目主管或者经理的都不好意思印名片。但是在新西兰,像项目管理、需求分析(这边一般叫BUSINESS ANALYST,即BA)这种需要经常跟人打交道甚至“激烈讨论”工作并不那么容易应付,更别说要管理一群来自三山五岳的江湖豪杰。而客观上,许多公司在招聘这类职位时往往会有非常明显的倾向性——更多的雇主会希望求职者拥有本地或者在文化上比较接近本地的公司(例如澳洲、英国等)的相关工作经验。不少人会问:我在国内也有多年的外企工作经验,是否就能胜任这些工作了?对此我无法一概而论,不过考虑到不少跨国公司到了中国就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外商独资企业或者更具中国特色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我只能说要胜任这类职位,必须先融入本地的文化。也许是中西文化实在差异太大,也可能是洋人有时过分注重个人,本地公司里普通员工与经理争论甚至吵架的现象并不罕见,并不像国内很多公司里那样官大一级可以压死人;另一方面,如果英文不够好(注:不够好不等于不好,可能已经很好了,但就是不太够……),真要吵起架来估计也是被秒的份,有兴趣的话不妨重温一下九品芝麻官里李公公被包大人骂得连顶你个肺都说不清那一段。事实上我在这里工作了几个月,还未能真正地适应洋人的所谓工作方式。

  前段时间要上新系统,一堆需求要分析、一堆测试要安排、一堆错误要跟进、一堆会议要参加……总的来说就是比较忙,再加上接下来要写的东西比较重要,也比较难组织,因此停止了更新一段时间,见谅。(PS,今天一打开发现点击量已过十万,直接吓尿了……)

  一切与求职相关的文件就绪后,就会进入真刀真枪的阶段——投简历,然后参加笔试或面试。与国内相似,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以后是继续打工或者自己出来闯荡江湖,能踏入一个好的平台往往更有利于自己以后的发展。对于投简历,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无非就是见到觉得合适的就提交,然后就是等消息。唯一可以提醒的是要做好调整的准备——你未必能找到与自己过往工作经验百分之百吻合的职位,有些时候为了谋得一份不错的差事,你需要学习新的技能、重拾遗忘已久的知识,甚至接受比过往稍低的职位(PM、BA等再次躺枪)。

  等待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人在提交申请后两三天内就收到回复,有人却要苦等数周甚至数月才得到第一次机会,所以这是一个融合了机遇、实力和人品的过程,万一等待的时间真的比预计的长也不要灰心,认真总结一下是否之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或者是否不够针对性,作出调整后重新尝试。另外需要提一句,个人强烈建议准备一张汇总表记录自己申请过的职位、申请日期、所用的简历以及招聘单位,如果是通过中介申请的,还需要记录中介的名字和公司。这样做有两个原因:第一,有些招聘者(尤其是中介)并不会发拒信给求职者,或者会等整个招聘程序结束了才统一发出拒信,所以如果超过两周还没有收到通知的,基本上可以认为已经挂了;第二,本地的求职中介竞争非常激烈,所以绝大部分中介在向求职者推荐职位时,都会先问其之前是否申请过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个职位,如果曾经申请过(无论是自行申请还是由其他中介推荐),则不会重复向雇主推荐(向雇主重复推荐同一申请人对中介的声誉影响比较大,对申请人则影响有限,但也没有什么正面的作用,所以还是要避免)。

  一旦收到来自雇主的笔试或者面试邀请(雇主直接邀请或者通过中介邀请,不包括中介邀请的吹水面谈),无论最后是否配对成功,求职者都可视之为一个重要的信号——至少自己的技能已得到初步的认可,因此接下来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要认真、有效地做好准备。所谓“认真”不需多言,但何谓“有效”则见仁见智。我自己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参加过的笔试只有三四次,面试却接近二十次,所以下面的总结难免会有失客观。

  由于已有接近十年没有动手写过程序,当时也没有重拾旧欢的打算,因此与开发相关的职位大部分被我无视了,但有个别职位仍对数据库或者.NET开发有所要求,所以愣是参加了几次笔试。对于笔试,我的总体感觉是这些公司极度重视理论和概念,对开发技巧的要求反而不是特别高(当然估计与我申请的职位与有关系)。例如,我被问了三四次“clustered index和non-clustered index有什么区别”、三次“进行表查询时不同的join有什么作用”、两次“star schema里dimensional tables和fact tables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两次“数据库的partitioning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另外诸如“面向对象里的多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虚函数与纯虚函数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什么slowly changing dimensions类型”等理论性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有些问题让人吐十几两血都说不清楚(要知道说的是英文,不是中文!)……当然,读程序写结果和看需求设计算法(仅仅是算法,syntax错到一塌糊涂都无所谓)之类的也少不了,不过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反而是小菜一碟。因此,准备笔试时一定不能忽视了基础。此外,对于笔试中不肯定的问题,事后要及时找到答案,因为类似的问题以后重复出现的机会极大。

  面试可分为技术面试和非技术面试两大类型。技术面试顾名思义就是面试官提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求职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给出相应的答案。相当一部分公司(尤其是不需要进行笔试的公司)在技术面试时也喜欢问一些基础理论和概念方面的问题,但与笔试相比,口头作答没有太多可以让求职者思考的时间和调整的空间,基本上要做到快而准——脱口而出,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答案,因而对求职者而言的要求更高。如果在作答的时候停留时间太长或者表述得不清晰,无论是因为不熟悉还是不懂得如何表达,都会令面试表现大打折扣。此外,在技术面试过程中还可能会穿插一些情景应用的问题,例如“如果遇上XX情况,你认为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应该怎样解决”、“用户需要XX功能,你认为应该怎么实现”之类,这些问题一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假设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对求职者的基础、经验、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也较难提前准备,只能随机应变。对于这类问题,面试官一般是容许求职者作出适当的思考再作回答的(我的经验是30秒左右),所以不要急于说出自己的答案,考虑清楚再开口,否则说错了很难绕回来。此外,面试过程中被问到不懂或者自己不确定答案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事,万一真遇上了切忌慌张,先冷静思考一下,真的不懂就直接告诉对方。一点小提示:如果碰上这些问题,可先坦白告知对方自己这方面的经验较少,但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理解(虽然不一定正确),最后表达自己知道可以从哪里找到答案(说白了就是让对方知道虽然自己现存不懂,但那是因为以前没有需要,真要学起来那是小菜一碟,云云……最差的结果也是面试挂掉而已,多说几句总比简单一句“Sorry, I don't know”来得强,反正又不会怀孕-_-|||)。

  总的来说,技术面试是一个相对较容易应付的环节,面试过程中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有正确答案或最优答案,懂的话很容易,不懂的怎么吹都吹不出来。为此,一旦被邀请参加技术面试,求职者应该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对于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必须做到熟练掌握、准确理解,必要时即使把硬塞也要把答案背下来。至于哪些问题容易被问到,只能靠不停地从炮灰中及时总结和归纳。

  相对于技术面试,非技术面试部分显得更灵活,可以变化的花样也更多,从最常见的单挑(1 VS 1)到不是很常见的群殴(1 VS N)都有可能,取决于雇主的倾向。非技术面试说白了就是看双方是否合得来,其实没有太多可以准备的地方,无非就是老生常谈的以不变应万变,唯一能建议的就是把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上交谈。在很多时候,雇主除了希望求职者拥有一定的技能外,还会观察其是否与其他人合得来,往大里说,可以理解成是否与公司的文化相吻合。不少公司(特别是有点规模的公司)都会把管理细分为不同的元素,然后根据自己的文化定义出一个模式(Pattern),然后预先设计的面试问题,再根据求职者的作答情况来确定其倾向的模式,最后把求职者的模式与自己的模式进行比较,如果匹配度太低,雇主极可能会认为求职者不适合。所以如果求职者到了非技术面试才被告知未能录用其实也不需要太灰心,某程度上只是双方性格不合分手而已,勉强在一起也没有幸福。

  如果能顺利通过技术面试和非技术面试,除非有很特别的原因,否则理论上这份工作已经是囊中之物。不过在雇主提供合同前,一般还需要进行背景调查(Reference Check),这时候HR或者Hiring Manager会要求求职者提供两至三个证明人(Referees),其中至少一人为求职者的前任上司。背景调查的内容其实不多,而且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至于个中原因,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正常情况下背景调查之后就是签订合同。新西兰的雇佣合同大多出自相同的模板,所以没有什么需要展开的环节。需要注意的有几个地方:工资(废话)、带薪年假和裁员条款。

  新西兰法定带薪年假是四周,算是一种法定的福利,任何全职工作的雇员都能享受。

  关于裁员,虽然大部分情况下雇佣合同都是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即Permanent),但新西兰允许企业在效益不佳或者预期会出现经营困难的时候启动裁员机制,又或者由于发生非经济因素导致的经营环境变化(例如关闭某些分支机构、办公地点变迁等),通过削减职位以达到节省开支、架构重组等目的,这种机制称为Redundancy。根据我有限的法律认识(如有误请指正),新西兰劳工部并没有对一旦启动Redundancy机制时雇主需要对雇员作出的最低经济赔偿(即炒人需要赔多少钱)作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在签订合同前务必要看清楚相关的合同条款,如有疑问,应尽早与HR或者Hiring Manager提出。

  关于Redundancy的更多信息,可参考劳工部的相关规定。

  dol.govt.nz/publications/research/restructuring-and-redundancy/restructuring-and-redundancy-03.asp

  对很多人来说,第一份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发展的起点和今后几年的走向,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是个很大的挑战,需要面对很多的困难,需要具备很大的勇气,更需要拥有一往无前的决心。找工作的快慢程度因人而异,因工种而异,更因幸运女神的眷顾程度而已,所以即便登陆后几个月都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要怀疑自己。我深切明白这个世界有一种人,憎人富贵厌人贫,当见到别人失意的时候就会由衷地冷眼旁观、冷言嘲笑,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请不必理会。套用一句粤语方言,哪怕今天裤穿窿,终须有日龙穿凤,大家应共勉。